用心、用情、用功,总有新收获 影视佳作反哺舞台艺术的启示
新華社上海6月10日電 題:“用心、用情、用功,總有新收獲”——影視佳作反哺舞臺藝術的啟示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吳霞
從影視經典到文藝舞臺新經典,改編作品正在成為我國文藝創作的新潮流之一。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等多部改編自我國不同時期影視佳作的文藝舞臺精品,前不久在上海摘得文華大獎。10日在上海開幕的第25屆上海電視節,首次將白玉蘭獎最佳編劇評選分為“原創”“改編”兩個組別進行,致敬原創的同時,也致敬劇本改編工作者。
喚醒幾代觀眾的“集體記憶”
初夏的上海,文藝盛事接踵而至。6月中旬起,第25屆上海電視節和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相繼舉辦,與上月的第12屆中國藝術節呼應。
與這些重大文化活動同期舉辦的上海影視四季沙龍,請來國內影視界和話劇界代表,共話“文藝創作用心、用情、用功”。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胡勁軍介紹,不僅《永不消逝的電波》從銀幕走向舞臺,“變身”現代舞劇,實現創新發展,上海還將2014年風靡全國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重新創排,搬上京劇舞臺,對經典電影《戰上海》也進行創意改編,推出全新雜技劇。
文藝評論界認為,以《永不消逝的電波》《戰上海》等為代表,從影視作品到舞臺劇目,通過符合時代特點的再創新,可以喚醒幾代觀眾的“集體記憶”。
比如獲得文華大獎的話劇《谷文昌》這個題材,就曾被多次拍攝成電視劇,先後由郭凱敏、辛柏青、劉佩琦等演員扮演谷文昌。有熱心觀眾在網上留言,期望實力派演員參與的改編作品再多一些。
現實主義始終來自現實生活
從舞臺到銀幕和熒屏,抑或從銀幕和熒屏再到舞臺,故事的真情實感是打動觀眾的前提。
上世紀60年代,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受到觀眾歡迎,其創作藍本為同名話劇。這部作品的改編過程,其實也是電影主創團隊到部隊下生活的過程。而今獲得文華大獎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探索的是“從影視到舞臺”的新模式。早年孫道臨主演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已成經典,新近創排的同名舞劇繼承瞭影視藝術的視覺呈現方式,將故事巧妙地搬上舞臺。為此,上海歌舞團的主創團隊經歷瞭近兩年的調研和籌備。
中國電視藝術傢協會副主席、國傢一級編劇王麗萍感慨,如今影視作品已開始反哺舞臺創作,不論哪種形式,不變的是創作初心,就是始終圍繞以人民為中心。她說:“不斷積累和挖掘生活中的動人細節,對我們來說就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搞浮光掠影式的作秀,出不瞭好作品。”
讓藝術形象更加留得住、傳得開
“要想打動觀眾,首先要打動自己。”在上海影視四季沙龍裡,多位專業人士提出這樣的觀點。
從電視劇到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的創作給文藝工作者新的啟發。文藝評論傢趙彤分析,《馬向陽下鄉記》的戲劇沖突處理得恰到好處,特別是“馬向陽”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傢庭環境、工作崗位的設置等很自然,貼近當代百姓生活,人物本身也擁有一些同齡人的小煩惱,在此基礎上講述青年幹部下鄉掛職的故事,更能引發觀眾共鳴。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著名話劇演員楊立新對舞臺和影視創作均有較深體會。他感慨,話劇《茶館》演到極致,大傢發現“舞臺上‘隻有人’”。也就是說,人物刻畫太鮮活,即使戲很少,這個人物一樣能留得住、叫得響、傳得開,久而久之與觀眾產生難舍難分的共鳴。
王麗萍認為,塑造百姓喜聞樂見的人物,講好每個人的中國故事,呼喚影視與舞臺之間更多的互動及衍生版權開發。
“用心、用情、用功,總有新收獲。”楊立新說,從一名話劇工作者的視角看影視創作,感到影視和舞臺藝術這兩個行當都充滿瞭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