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格力和董明珠举报过的企业:美的、银隆、奥克斯
一月中旬在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問答環節中,董明珠曾表示:“千萬不要給我講奧克斯。它比美的更糟糕。現在奧克斯天天在我這裡挖人,連工人都挖,甚至我的人去瞭他那裡還要更名換姓,這是我現在的心情,偷瞭我們的技術,而且弄虛作假。”
在經歷長達兩年的訴訟之後,格力盡管贏得瞭專利訴訟,卻又實名舉報奧克斯。
6月10日,格力電器在官方微博上發佈舉報信,稱奧克斯生產的部分型號空調產品與其宣傳、標稱的能效值差距較大。格力電器在舉報信中稱,實名向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報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產品的問題。
幾個小時後奧克斯空調在官方微博發佈《奧克斯空調關於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所謂舉報信的聲明》,稱格力舉報不實,已報案。
隨後格力電器在其官方微博公佈8份由四川省電子產品監督檢驗所出具的檢驗報告,並表示,“用事實說話!我們已準備好充分證據供監管部門調閱,並視情況適時向社會公佈。”而奧克斯官方微博顯示,奧克斯集團董事長鄭堅江表示:歡迎監督,共同營造民族品牌質量聲譽。
這並不是格力電器第一次舉報其他企業。在此之前,格力和董明珠本人在空調和新能源領域都與對手們展開過舉報大戰。
格力與美的“纏鬥”:從舉報“一晚一度電”造假到方洪波信披涉嫌違規
同是空調巨頭,同為廣東企業,格力與美的這對“冤傢”,除瞭在市場上激烈競爭之外,還在其他方面進行瞭全方位的鬥法。其中既包括專利訴訟這樣的“規定動作”,也有向國傢有關部門舉報、公開互嗆等引起輿論關註的行為。
最近的一次舉報就發生在今年2月。1月16日,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披露格力電器2018年稅後利潤為260億元。這一提前透露未公開重大信息的行為導致格力被深交所發瞭關註函,董明珠本人也收到廣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2月11日,董明珠“閨蜜”、新任格力獨董劉姝威就在微博上舉報稱,美的董事長方洪波也提前向媒體透露瞭公司業績,但廣東省證監局並未向其發警示函,是選擇性執法。一周後,深交所、廣東省證監局分別向美的集團、方洪波執行瞭相同措施。
更早之前,董明珠多次抨擊美的“一晚一度電”的廣告語,稱其“騙人”。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董明珠至少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多個公開場合炮轟瞭美的的廣告。
2016年1月,格力研究人員陳進在微博上舉報美的獲得2014年國傢科技進步獎的空調項目涉嫌造假。格力還以公司的名義,向國傢獎勵辦進行瞭投訴。
陳進微博舉報兩天後,美的一位名為李猛的空調工程師,舉報格力2011年的獲獎項目造假。隨後,格力和美的分別宣佈對舉報者提起訴訟。當年3月8日,格力電器公開指控美的虛假宣傳、侵權、竊取商業機密。
而美的集團董事長則在次日的上海經銷商大會上公開稱格力是“無數次的‘碰瓷’”,他表示:“我們無奈被迫也舉報格力、反擊,我們也發瞭聲明。不到迫不得已我們不會發聲。”
董明珠與魏銀倉關系“決裂”:舉報直指個人
除瞭格力與美的的糾葛,董明珠本人也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人交手。圍繞珠海市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二股東、實際控制人董明珠與大股東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銀隆集團)實際控制人魏銀倉之間也互相進行瞭舉報和起訴。
董明珠曾在2016年力主格力以130億元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但該收購計劃被格力電器中小股東否決。後來,董明珠聯合王健林等人共同出資約30億元入股。此後,董明珠多次增資,成為銀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東。
董明珠曾與銀隆集團實控人魏銀倉有過一段“蜜月期”,但在2017年底即傳出二人不睦的消息。2018年初,原本擔任銀隆新能源董事長的魏銀倉辭任,董明珠與魏銀倉的矛盾開始公開化。
2018年11月13日,已經在董明珠掌控下的銀隆新能源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占公司資產10億元,公司已向法院起訴,向公安舉報。
不過,魏銀倉也針鋒相對地表示,要起訴董明珠。11月14日,網上流傳的一份蓋有銀隆集團公章的文件《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的函》聲稱,“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瞭一己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文件還表示,銀隆集團將向有關部門舉報董明珠涉嫌違法犯罪的事實。
如果雙方說法屬實,董明珠與魏銀倉圍繞銀隆新能源的鬥爭,也將在法庭上上演。
格力與奧克斯多次交惡:被挖角、多次起訴其專利被侵權索賠4千萬
此次格力舉報奧克斯銷售不合格空調,並非格力與奧克斯的首次交惡。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8年7月17日,最高法發佈,寧波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二審民事裁定書。
上述裁定書顯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之規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該裁定為終審裁定。
而三個月前的2018年4月24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該案進行一審宣判。法院認為被訴侵權產品落入原告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奧克斯公司提出的技術抗辯不能成立,判令奧克斯立即銷毀庫存侵權產品及制造侵權產品的專用模具,並賠償格力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4000萬元。
這起訴訟源於2017年。根據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網顯示,當年11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就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起訴寧波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進行瞭庭審。
格力起訴稱,其是名為“一種空調機的室內機”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奧克斯公司與廣州晶東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晶東公司)生產、銷售、許諾銷售的八個型號空調產品,涉嫌使用上述技術,涉嫌落入瞭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涉嫌構成專利侵權。請求法院院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奧克斯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4000萬元。
格力還稱,在以往空調機的生產中,前接水槽、後接水槽、引水槽、排水口等各零件或組件均為分開設計,需要分別開制多幅模具,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生產效率的低下。而且由於裝備工序較多、裝配關系較為復雜,容易產生因裝配不嚴密導致的漏水、漏風凝露問題,空調運轉時也容易產生因各零件熱脹冷縮程度不同而導致的異響。
而格力的專利空調機,底殼與前後接水槽、引水槽均是一體成型,可以減少零件數量,減少裝配工序,提高生產效率。空調機的漏水、漏風凝露、異響問題也大大減弱,由此獲得市場青睞。
被告奧克斯公司則辯稱,涉案專利權已經被國傢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部分無效,因該專利權處於不穩定狀態,法院應當駁回原告起訴或中止本案審理;奧克斯公司生產的被訴產品使用的技術未落入原告的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不構成侵權。被告晶東公司則辯稱,作為銷售商,其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知道被訴產品是否構成專利侵權,且被訴侵權產品具有合法來源。
據《廣州日報》報道,2017年10月10日及11月16日該案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兩次公開開庭審理,涉案空調在法庭上被現場拆卸,以便法官與技術調查官比對技術細節。
2018年4月24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該案進行一審宣判。法院認為被訴侵權產品落入原告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奧克斯公司提出的技術抗辯不能成立,判令奧克斯立即銷毀庫存侵權產品及制造侵權產品的專用模具,並賠償格力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4000萬元。
《廣州日報》稱,同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也宣判瞭格力訴奧克斯侵犯其他5項專利權案件。在其中3件案件中,由於格力不能證明奧克斯在涉案專利的授權公告日後繼續存在制造被訴侵權空調的行為,因此奧克斯在涉案專利授權公告日前制造被訴侵權空調的行為以及在授權公告日後銷售上述空調的行為均不構成侵權,格力全部訴訟請求被法院駁回。
而在其餘2件案件中,奧克斯制造銷售被訴空調的行為被法院認定構成侵權,且奧克斯構成舉證妨礙責任,奧克斯被判按照格力訴請的全部金額600萬元進行賠償。
實際上,在格力起訴奧克斯所售空調專利侵權背後,是奧克斯對格力電器骨幹技術人員的頻繁挖角。
據公開報道,2010年起,奧克斯通過各種方式從格力電器挖走瞭300多位研發、質檢等部門的核心骨幹人員,力求壯大自己的科研隊伍。隨後,便有格力電器起訴奧克斯所售賣多型號空調侵權。
而早在2015年6月1日的格力股東大會上,高票獲得連任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透露:截至目前,格力已經被競爭對手惡意挖走600多人,超過瞭培養人的速度,已經嚴重影響到格力的創新積極性,並且希望政府能重視此類事件,盡快出臺類似人才轉會的制度進行規范。
今年1月中旬在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問答環節中,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表示:“千萬不要給我講奧克斯。我們的銷售,每天安裝,都是在七八萬臺以上,從安裝數來看,我們認為格力的經營情況非常樂觀。第二個,為什麼不讓提奧克斯,它比美的更糟糕。因為美的原來在我這裡挖人,現在已經不挖瞭。現在奧克斯天天在我這裡挖人,連工人都挖,甚至我的人去瞭他那裡還要更名換姓,這是我現在的心情,偷瞭我們的技術,而且弄虛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