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训激发练兵热情
科學施訓激發練兵熱情
弓步蹲、俯臥舉腿、仰臥拱橋、直立單腿撐……初夏時節,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官兵在戈壁深處的訓練場上練得火熱。正在基層巡回指導的軍體教員朱登一邊講解動作要領,一邊做示范。戰士們紛紛對著學、比著練,你追我趕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通過分析訓練檔案發現,該中隊官兵的下肢力量訓練內容單一,戰士們普遍爆發力不夠。”朱登說,“為瞭培養官兵的短程沖刺能力,借鑒時下流行的健身訓練方式,在提升官兵訓練熱情的同時,加強下肢肌群力量的訓練。”
“爆發力不夠”還能通過訓練檔案看出來?翻開該中隊官兵的訓練檔案,讓人眼前一亮:大到中隊的一日軍事體育訓練計劃,小到具體哪個戰士一天參加瞭哪些課目,做瞭多長時間訓練,達到什麼效果,一一清晰可見。
該支隊所屬各個中隊廣泛分佈在戈壁灘上,點位高度分散,相互交流受限,可利用資源少。在此之前,軍體訓練方法簡單,樣式單一,“大鍋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況不少。每次一聲哨響,就是集體五公裡、八公裡、十公裡,或者是俯臥撐、仰臥起坐、單雙杠無止境的循環往復……如此訓練枯燥且難有樂趣,真是想想就頭疼。
“要打破簡單性組訓、粗放式施訓的僵局,改進思維理念和方式方法,著力盤活基層中隊的軍事體能訓練。”年初,黨委議訓會上,支隊領導認為官兵執勤處突任務多、壓力大、責任重,必須要有過硬的體能素質作支撐。
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自然就要找到解決的辦法。首先,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該支隊從駐地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請來專業教練,為官兵講解科學訓練的理念和方法。其次,堅持因材施教的個性化訓練方式,該支隊為每名官兵量體裁衣建立軍體訓練檔案,綜合以往各課目的訓練成績,制定針對性的訓練安排。最後,通過量化評估保證訓練效果,該支隊實時跟蹤官兵每日的訓練,及時調整改進訓練計劃。
一本小小的軍體訓練檔案,成為瞭各級開展訓練的有力指導。
通過軍體訓練檔案,戰士能隨時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弱項,中隊能精準掌控每名官兵訓練底數和動態變化。對癥下藥開展訓練,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定期總結講評,也提高瞭官兵的訓練熱情。
“引體向上45個,杠端臂屈伸88個,梓亨穩居第一!”“以前是跑得快,現在單杠又拉得多,妥妥的軍體小王子呀……”機動中隊的軍體訓練龍虎榜前,大傢對上等兵趙梓亨贊不絕口。以前,又瘦又高的趙梓亨是隊裡公認的“飛毛腿”,長跑成績很好的他上肢力量卻相對薄弱。在一次扛舉彈藥箱訓練中,他還因為盲目加大訓練量,造成大臂肌肉拉傷,這甚至一度讓他對軍體訓練產生陰影。
“軍體訓練檔案建立後,中隊專門安排瞭軍體骨幹幫助我恢復訓練、增強信心。還特別為我‘私人訂制’針對上肢的訓練計劃,這讓我又重新燃起瞭訓練的熱情。”談及自己的轉變,趙梓亨難掩內心的激動。
精武強能,守土衛疆。一股火熱的群眾性軍事體育訓練大練兵熱潮正在座座營盤掀起。為瞭心中共同的目標,他們苦練本領,奏響戈壁深處響亮的強軍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