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 收藏本站 Excel学习网-公益型的EXCEL在线学习网站,助您轻松办公!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错漏几千处?负责人称引用文献错误

2019年06月11日 10:45 发布来源:Excel学习网

  國傢社科基金成果錯漏幾千處? 負責人稱引用文獻錯誤無權改動

  近日,一套“國傢社科基金重大特別委托項目”的學術專著受到熱議,一位業餘研究者指出該著作是“一部爛書,質量粗劣不堪”,並且挑出瞭密密麻麻的錯誤。他向多個主管部門舉報,要求撤銷此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資助,追究項目立項、結項和審核等各環節評審專傢的責任。課題負責人回應稱,他們引用的文獻原本存在錯誤,且引用這些資料得到評審專傢認可,因此不是課題組的錯。這種辯解受到多位專傢批評。

石身志發出他校勘後的《輯校》內容,勾劃之處密密麻麻

  一位專傢指出:“這是最壞的回應批評的標本,中心思想幾乎就是承認本書是大規模抄作業,抄錯瞭是因為被抄的做錯瞭,問題是這筆經費給你是為瞭讓你抄作業嗎?”

碑文中的“庚辰”,書中卻寫為“東長”。

  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多位學者曾盛贊

  《輯校》“具有普遍價值”

  受到質疑的專著是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海軍主持的《廣西石刻總集輯校》(以下簡稱《輯校》),內容是對廣西各地的石刻進行編輯和校對,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14年12月出版,全書180萬字。封面上標示該叢書為“國傢社科基金重大特別委托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學術出版資助項目、西南邊疆史與現狀綜合研究項目·檔案文獻系列”。

  2018年2月14日,曾在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劉楷鋒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文介紹這套叢書,稱出版後社會反響良好,2016年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他說該書是對我國金石文獻的一大補充,為文字學、文學、歷史學研究提供瞭一批新材料。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廖可斌在這一期的《中國社會科學報》上發文談到該書的文獻價值,稱它不僅在金石學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從整個文獻整理工作的角度看,也具有重要價值。

  在這一期的《中國社會科學報》上,還有多位來自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教授進行瞭點評,稱《輯校》的出版“是對廣西石刻文獻的一次重大整理”,“是研究廣西文化不可或缺的文獻”,“其意義具有普遍價值”。

  據一位專傢介紹,一期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資金為80萬元,這對人文社科項目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費用。《輯校》不僅成功通過各個環節的審核,而且還由權威出版社出版,牽涉到很多位研究者、審議專傢和管理部門。

  業餘研究者糾錯

  “一部爛書,質量粗劣不堪”

  然而,一位業餘研究者近日對這個受到多位專傢贊揚的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成果提出質疑,直言批評“是一部爛書,質量粗劣不堪。書中錯漏逾萬處,錯漏字數多達數萬字”。舉報者叫石身志,是廣西龍勝人,獨立從事華南西南地區石刻與書畫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傢鄉廣西的古籍文獻整理工作更是其中的重點。

  2018年11月,石身志買瞭《輯校》這套書,本來是想借以參考。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從去年底開始選看瞭該書的部分內容,感覺其中錯誤較多,所以我才盡量訪求原碑重新抄錄輯校。”沒想到發現的問題越來越多。

  2019年5月3日,石身志在新浪微博發文,直言不諱地指出:“僅一通三百多字的民國石刻,杜海軍團隊的輯校內容錯誤就多達五六十字。哪怕請一個細心一點的中學生抄錄整理這類民國石刻,也絕不會犯如此多的低級錯誤。”

  在這篇微博中,石身志貼出《輯校》中的“湘桂公路記”和原碑照片,很多地方用紅筆進行瞭圈點。

  紫牛新聞記者發現,碑文前兩個字是紀年的“庚辰”,書中寫為“東長”。

  此後,石身志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發出多篇石刻照片和他校勘後的《輯校》內容,很多地方勾劃之處密密麻麻。

  石身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我隻是時間精力不夠。如果夠的話,給《輯校》一書挑出幾萬字的錯漏基本不成問題。這部書收錄1700多件石刻,僅我傢鄉龍勝縣的幾十件石刻,錯漏就有兩三千字瞭。微博所發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錯誤較多的十來件。”

  杜海軍教授在去年還拿到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六朝石刻匯校集註》,今年4月6日舉行瞭開題報告會。石身志擔心,這個新項目也可能出現類似《輯校》的問題。

  石身志在上個月分別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廣西社科聯和廣西師范大學遞交瞭舉報材料。

  他向紫牛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問責的目的主要有這幾方面:“撤銷杜海軍此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資助,他之前因此項目所領的資助除去實際戶外田野工作等相關開支,應全部退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追究項目立項結項審核各環節評審專傢的責任,公佈其姓名職務所在單位,取消他們的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傢資格至少一年;立即終止杜海軍今年4月6日立項開題的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六朝石刻匯校集註》;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及廣西社科聯取消杜海軍廣西第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榮譽,並要求廣西社科聯取消給杜海軍教授評獎投票的評審專傢的投票資格。”

  課題負責人回應

  《輯校》錯漏原因,是參考文獻錯瞭

  6月9日,石身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終於接到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吳大順教授的電話和郵件回復。吳院長向他表示廣西師范大學及該校文學院對他反映的問題非常重視,但因石刻文獻整理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學術領域,還需要外校專傢對杜海軍教授的《輯校》一書進行鑒定。

  吳大順院長在郵件中表示,《輯校》作為一部大書,存在“少量”錯誤。對此,石身志感到不滿意。吳大順院長在郵件中附上瞭杜海軍教授所寫的“對石身志舉報《輯校》問題的說明”。這篇4000多字的說明引發更多爭議。

  杜教授承認,《金結橋碑記》的說明裡雖寫瞭訪碑(即到石刻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的人員和日期,但實際上的確沒有見到原碑,實際情況和書中內容存在不符。

  但他辯稱這篇文字的訪碑與記錄碑文不是一人完成的,文字撰寫過程中二人缺乏溝通,造成瞭疏失。這篇文字是從以前出版的《龍勝碑文集》抄來的,隻在整理中將其中一處逗號改為句號。對於為何保留碑文開頭的“東長春”這種不通的文字,沒有進行校勘,他並沒有解釋。

  杜海軍說,課題組為瞭訪碑付出很大努力,現在還保留著50多封當年赴各地訪碑給各地政府開具的介紹信,聲稱如果得不到地方政府許可,不可以隨便訪碑,而且訪碑需要找當地老鄉幫忙,所以有時去訪碑但沒訪到碑。

  石身志認為訪碑需要寫介紹信的說法不過是借口。他說對於散存於城鄉各處的石刻,隻要用心去尋訪,都能訪到,隻有保存於文博場館的石刻才需要與文管部門交涉。他在今年4月就到廣西龍勝訪瞭很多碑。

  杜海軍說,對於舉報人批評《輯校》石刻錄文錯漏太多,原因是課題組所依據的先前出版的書籍就是這樣,如果沒有訪到石刻,根據以前的文獻錄入是《輯校》的凡例規定,他聲稱這種做法“為各級評審專傢認可,非課題組辨識的錯”。他說,《輯校》在抄錄先前的文獻時,對於其中的文字無權改動,無論它們是對還是錯。

  石身志指出,但凡有文獻輯校經驗的人都知道,輯校中的“校”是非常見功底的學問,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重要環節,不能隻編輯不校勘。

  很多專傢也對杜海軍的解釋提出批評。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於賡哲通過微博指出:“這是最壞的回應批評的標本,中心思想幾乎就是承認本書是大規模抄作業,抄錯瞭是因為被抄的做錯瞭,問題是這經費給你是為瞭讓你抄作業嗎?”

  福建省博物院研究館員高健斌通過微博批評說:“像這樣的回復,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能夠在學術界風生水起、功成名就,簡直是恐怖。”

  南京一位中國古代史專業學者向紫牛新聞記者直言這樣的回復是“狡辯”,意思是“我抄別人的,別人錯瞭,不是我的責任”。

  紫牛新聞記者致電杜海軍教授,想瞭解有關《輯校》的爭議,杜教授表示:“你找我們學校吧。”隨即掛斷電話。

  紫牛新聞記者於5月24日就依照廣西師范大學宣傳部工作人員的要求,通過電子郵件發采訪函,希望瞭解《輯校》的問題。紫牛新聞記者同時也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發瞭郵件。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Excel学习网 [ http://www.excelxx.com/]
需要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excelxx.com/work/8241.html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Excel学习网:优秀的EXCEL在线学习和资源分享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18 www.excel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26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