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茶产业绿色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網漳州6月11日電 (龔雯)“像華安的官畬村,如今戶戶種茶,戶戶建新房,旅遊業也發展起來,建設成瞭富美鄉村。”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海峽兩岸茶葉交流協會會長鄒忠欽日前接受“增強‘四力’新聞記者茶鄉行”采訪時如是感慨。
漳州是中國烏龍茶的故鄉、白芽奇蘭和八仙茶的發源地,華安鐵觀音、平和白芽奇蘭、南靖鐵觀音和丹桂、詔安八仙茶獲得國傢地理標志認定。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漳州全市茶產量4.96萬噸,產值21.96億元,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全市涉茶從業人員達57萬人,茶農茶葉收入占純收入35%以上。
遊客體驗高峰生態谷的高空玻璃棧橋。 龔雯 攝茶產業作為漳州的農業特色產業,近年來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旅遊、茶文化為一體的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打響綠色品牌,促進瞭現代農業提升,成為漳州茶區經濟崛起和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
哈龍峰茶業有限公司是華安鐵觀音的龍頭企業之一,集種植加工、生態旅遊、休閑觀光、產業文化等為一體,其哈龍峰有機茶園面積3200多畝,承擔著建設國傢標準委員會下達的國傢生態茶園綜合標準化示范區任務。
“要守住山水情懷,保證從茶園到茶杯的品質,讓消費者喝上生態、綠色的茶。”哈龍峰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火城介紹,公司成立23年來,堅持做到環境生態化、基地景觀化、管理標準化、生產精細化,並成功創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綜合體,通過與茶農簽訂合同,在茶葉達到規定標準質量後給予收購。
“通過茶農和企業牽手,以基地為軸心,輻射周圍的茶農。”劉火城把哈龍峰的生態理念和管理經驗傳授給當地茶農,“希望帶動茶農種出更好的茶葉”。在劉火城看來,華安茶產業規范化發展提升瞭品牌知名度,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農民增加瞭很多收入,促進瞭鄉村振興。
哈龍峰有機茶園。 龔雯 攝位於“中國海峽硒都”詔安的硒來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傢生產富硒八仙茶的企業,同樣積極落實政府茶產業扶貧政策。據該公司總經理遊文典介紹,他們采用“政府引導、企業兜底、老百姓自主經營”模式,茶苗、水電路均由政府投入,種茶的收益全部歸茶農所有,企業指導農戶種植管理,並進行兜底收購。
硒來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廠房內正在制茶。 龔雯 攝遊文典說,這樣的模式既保證瞭企業產品質量,也保證瞭茶農的穩定收入,為茶戶脫貧致富帶來瞭新的機會。
在平和縣的天醇茶業致力於打造白芽奇蘭品牌,福建省天醇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平和白芽奇蘭協會會長張國雄介紹,白芽奇蘭茶帶有獨特“蘭花”香氣,是平和的當傢茶種。
“在茶葉市場低迷、周邊茶價下降的情況下,今年白芽奇蘭的價格比去年同期提高瞭百分之二十”張國雄認為,這是白芽奇蘭質量提升和品牌效應的體現。
對於平和茶產業精準扶貧,張國雄深有體會,他表示,平和高海拔地區的“柚改茶”措施,即把種植柚樹變為種植白芽奇蘭,不僅解決柚樹收成受氣候影響大、農民收益不穩定的問題,還能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高海拔的優勢也提升瞭白芽奇蘭的品質。
“退柚還茶,使農民收益更高、更穩定。”張國雄還說,獲得國傢地理標志認定,將把平和白芽奇蘭帶到新的飛躍階段,從而讓白芽奇蘭品牌更好地帶動鄉村振興。
平和縣高峰生態谷則積極踐行茶、旅遊、文化“三產融合”,1000多畝的生態景觀茶園內,螞蟻王國、玻璃橋、集裝箱和帳篷住宿融合其中,遊客除瞭觀光外,還可體驗采茶、制茶和品茶的樂趣。
九龍江陽明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澤福告訴記者,依托茶園發展觀光旅遊,不僅增加旅遊收入,還帶動茶葉銷售,兩者形成良性互動,帶動瞭鄉村經濟發展。
目前,漳州已形成茶葉、茶食品、茶機具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及旅遊、教育、茶文化傳播等完整的產業鏈,茶葉成為山區茶農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