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怡:挖掘商业化育种的核心竞争力
孔怡:挖掘商業化育種的核心競爭力
孔怡(左)與同事研究育種問題
最特寫
孔怡,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農業科學院科研處處長、泰安市農學會秘書長,高級農藝師。
“目前我國商業化育種進程面對諸多挑戰,如科企合作深度融合不夠、種企嚴重缺乏育種人才、種質資源創新不足和品種同質化嚴重等。”全國人大代表孔怡現任山東省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高級農藝師。在工作中,孔怡代表關註到目前我國育成的農作物品種數量很多,但真正大面積推廣的品種卻很少的問題。
自2002年從學校畢業後,到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工作至今,孔怡代表一直從事食藥用菌研究。
“泰山有著豐富的菌物野生資源,一些野生的菌物,如泰山赤靈芝、泰山蟲草和泰山雲芝等都非常珍貴。但是,由於生態環境及季節等自然條件的限制,數量上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我們通過科學實驗,篩選出適宜菌類的最優生長環境,這也是對野生菌馴化、人工培育的過程。這可以讓一些可口的食用菌被端上百姓餐桌,或被做成藥膳,同時也可以讓農民增收。”
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推廣是孔怡和她的團隊的主要工作。孔怡表示,我國距離真正形成以市場需求為目標開展規范化商業育種的格局還是任重道遠。為此,她利用下鄉的機會,走訪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育種科研人員、種業企業、農業推廣部門人員以及種糧大戶,找到瞭其中存在的深層次原因。她告訴記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育種的目標是完成項目任務和考核指標,企業育種則是為瞭取得合法的生產經營資格和經營收益。
於是,在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孔怡提交瞭《關於深入推進科企合作,加快商業化育種的建議》。建議提出瞭圍繞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資源和品種優勢,加強與種業企業的深入合作,形成人才、資源、產權、效益共享的機制體制,以實現加快商業化育種進程的設計方案。
孔怡提出,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建立推進種業改革的聯席會議制度,出臺完善的科研成果產權制度、人才評價流動機制、權益分配和激勵機制、成果市場化轉移轉化方面的配套政策,為商業化育種提供制度保障。在此基礎上,加大良種聯合攻關,為商業化育種提供核心競爭力。
建議提出後,孔怡非常欣喜地看到,她關註到的問題已經得到有關主管部門的重視並著力解決。今年山東省良種工程項目申報進行瞭改革,申報方式實行項目首席專傢+牽頭單位負責制,由牽頭單位聯合優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種業企業共同申報,聚焦目標,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通過政府引導和項目支持,科研單位與種業企業會逐漸形成人才、資源、產權、效益共享的合作體制,形成合力推進我國的商業化育種進程。”孔怡對這份代表建議的真正落實充滿信心和希望。
郭樹合 鄒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