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浙江衢州残疾男子每天骑行近百里送儿子上学
衢州殘疾男子周水清每天騎行近百裡,送兒子上學再去工廠打工
他說自己得咬牙堅持住,盡最大努力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
父愛如山,一位爸爸的送學路
本報記者 盛偉 文/攝
父子倆在自傢新房裡。
這些天,群山環抱的衢州江山市壇石鎮上溪村時晴時雨。
清晨6點30分,45歲的周水清一瘸一拐地推出電動車,朝兒子喊著:“子軒,上學瞭。”
每天,把兒子送到15裡遠的學校上學後,周水清還得去離學校30裡地的工廠掃廢鐵碴,這一趟周水清得走45裡。
晚上下班後把兒子接回傢,周水清還得騎行45裡。
送學途中。
因為從小得瞭小兒麻痹癥,周水清至今行走不便,口齒不清。十多年前,周水清和同村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女子結婚後育有一子一女。
如今,養傢糊口的負擔落在瞭周水清一個人身上。“盡我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希望他們以後不要像我這麼辛苦就好。”
送娃上學趕著上班
90分鐘要走45裡山路
江山市壇石鎮上溪村和常山縣交界,這是一個典型的空心村:青壯年勞力都出去打工瞭,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以及失去勞動能力的殘疾人。
周水清一傢是無法走出山村的留守人傢。周水清患有小兒麻痹癥,手腳彎曲無法正常行走,說話含混不清;妻子因為智力問題,生活無法自理。大女兒在鎮上寄宿讀初中,10歲的兒子周子軒在離傢15裡的橫渡教學點上小學四年級。
早晨5點30分,山村雄雞報曉,周水清起床張羅傢務。做瞭一碗糖水蛋花湯,蒸好饅頭後,周水清叫醒瞭睡夢中的周子軒。為瞭給孩子滋補身體,周水清養瞭二十多隻下蛋母雞。
早晨6點30分,周水清騎著電動車準備送兒子上學,還順手在兒子書包裡塞瞭兩個煮雞蛋和一罐飲料。
山路彎彎,但好在都是水泥路。一路上,周水清騎著電動車聽著兒子講故事,時不時會大笑出聲。
早晨7點,周水清將周子軒按時送到學校,叮囑幾聲後,便迅速調轉車頭向自己上班的工廠方向騎去。
周水清傢離學校15裡,離上班的工廠也是15裡,但恰好傢在學校和工廠中間。他必須在1個小時之內再騎行30裡到達上班地點。
早晨8點之前,周水清準時趕到單位打卡上班。晚上他還要騎行45裡接兒子放學回傢。
幾個月前,全傢還住在黃泥房
這個傢全靠殘疾的他撐著
初夏的上溪村胡柚林恣意飄香,一幢幢農傢別墅掩映其中。幾個月前,周水清一傢四口還住在黃泥房裡,這棟房是村裡條件最差的民房。
當地政府為瞭照顧周傢,補貼房款讓他們在原地基上建一座結實的水泥平房。
水泥平房已經建好,正在裝修。下班後空閑時,周水清就會在房內塗抹石灰。“能省點就省點,還要留錢給孩子們上學。”
周水清一直用殘缺的身體支撐著這個傢。
因為身體原因,周水清念完小學後就輟學回傢務農,因為傢貧也因為殘疾,周水清娶瞭同村的同樣殘疾的妻子,妻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婚後周水清育有一兒一女,如今女兒上初中瞭,兒子也上小學四年級瞭。“這是我這一輩子最快樂的事情,能看到他們快樂成長,我過得怎麼樣無所謂。”
如今這個傢全部靠周水清撐著,除瞭低保就是周水清在工廠裡掃鐵碴補貼傢用瞭。“雖然每月隻有1400元,但這筆錢對我們傢來講很重要。不能丟掉工作。”周水清說。
他說會一直送兒子上學
直到兒子長大為止
周子軒就讀的江山市橫渡小學目前有61名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
上學期末,教學點隻剩下周子軒一個人寄宿。周子軒害怕一人住校,周水清決定每天接送兒子上學放學。
周水清坦言,在送兒子和上班途中經常會滑倒,有一次甚至摔斷瞭胳膊。“他是我兒子,我得咬牙堅持住,我會一直送他上學,直到他長大不需要我送為止。”
“我想早點出來賺錢,讓爸爸能早點休息。”懂事的周子軒看著爸爸這麼辛苦,很心疼。
“子軒爸爸身體殘疾還這樣辛勞,這樣為孩子著想,他確實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橫渡教學點負責人薑月琴很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