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主页 | 收藏本站 Excel学习网-公益型的EXCEL在线学习网站,助您轻松办公!

快手非遗带头人浪漫侗家七仙女央视传播侗族非遗文化

2019年06月11日 15:19 发布来源:Excel学习网

  侗鄉放響瞭穿雲箭——快手非遺帶頭人浪漫侗傢七仙女央視傳播侗族非遺文化

  6月7日端午節當天,《相聚中國節》端午特別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快手網紅浪漫侗傢七仙女作為壓軸大戲出現在節目中,令侗族的非遺文化著實火瞭一把。

  節目的錄制是在五月底,浪漫侗傢七仙女受快手非遺帶頭人計劃資助,從貴州省黎平縣蓋寶村來北京參加節目錄制。記者在央視演播廳現場記錄瞭節目錄制細節。

image.png

(圖註:侗傢七仙女驚艷出場)

  侗傢也過端午節

  《相聚中國節》端午特別節目侗傢七仙女的出場頗有些儀式感,她們是捧著禮敬貴賓的彩帶和粽子出場的,而且一出場就給現場的觀眾發起瞭粽子,引起瞭現場觀眾的一陣騷動。

  “侗傢也過端午節嗎?”主持人李曉東忍不住好奇地提問。

  作為中華民族大傢庭的資深成員,常年生活在南方大山裡的侗傢人也是過端午節的,但在侗族的習俗裡,端午另有一個叫法。五月初五的前一天,貴州、湖南的侗族婦女都會上山采集草藥,回傢煮成香湯洗滌身體和頭發,這種習俗稱為浴蘭。因此,在侗傢,端午節又被稱為浴蘭節。

  沐浴之後,侗傢的女子會走上竹樓,恭恭敬敬地包制粽粑,也就是粽子。侗傢七仙女這次帶到央視演播廳的粽子,就是這樣包成的。

  “我們的粽子糯米和粽葉都是自己傢種的,沒有添加任何別的東西,是純綠色的。”侗傢七仙女的大姐張國丹這樣告訴主持人和觀眾。

  漢族包粽子,一般的說法是為瞭喂飽水中的魚蝦,保全因憂國憂民投水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身體。侗傢包粽子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說法,他們包粽子祭的是蛇神。傳說侗傢人剛剛來到貴州的時候,挖房基挖出來一條小白蛇。善良的侗族先人便拿出瞭為蓋屋準備的糯米粑喂它,小蛇吃完糯米粑很高興地遊走瞭。為瞭紀念這件事情,侗傢人每到五月初五,就會用粽葉包糯粑供養它。侗傢人居住在大山森林,這個傳說表達瞭他們與周邊的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侗傢七仙女的大姐張國丹告訴主持人,侗傢人過端午節不僅吃粽子,也飲雄黃酒。

  “喝得多嗎?”主持人李曉東問張國丹。

  “一般隻喝幾口。”

  “怕喝多瞭露出原形?”李曉東壞笑著詰問。

  主持人王寧在一旁及時補刀,落井下石地唱起瞭《新白娘子傳奇》主題曲“千年等一回”。

  發現自己被戲謔成瞭“白娘子”,回過味來的七仙女都靦腆地笑瞭。

  主持人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侗族的文化還真是與蛇有著很深的淵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青龍(蛇)屬於東方,是東方部落的圖騰,而根據考證,侗族在遠古時代很可能是從華東的浙江一帶遷徙到現在的貴州、湖南、廣西等地的,所以保存著蛇神崇拜的習俗。漢族端午節的劃龍舟風俗也起源於中國東南部先民的龍圖騰崇拜,兩者有同源的關系。

  侗傢人過端午也在傢門口插艾葉、掛菖蒲,他們還會在房舍四圍撒上一圈石灰,出門的時候則把艾根掛在身上。侗傢住的山寨山高林密,在春夏之間的多雨季節,山裡有容易引發疾病的瘴氣,蛇蟲蟻等毒物在這個季節也活動頻繁。這些習俗可以幫助村民驅邪祛病,遠離蛇蟲蟻的侵害。

image.png

(圖註:侗傢七仙女現場分發從傢鄉帶來的粽子,現場觀眾爭搶。)

  那麼侗傢人劃龍舟嗎?侗傢七仙女說,她們所在的村寨是不劃龍舟的。為啥呢?因為她們居住的大山裡,有雲霧繚繞的蓋寶山,有潺潺流水的溪流和山澗,但沒有可以供龍舟爭渡的大河啊。不過,在河湖周邊居住的侗傢人也是劃龍舟的。

  侗傢盛裝值萬錢

  侗傢七仙女這次來央視錄制端午特別節目,在演播廳一出現就驚艷瞭全場。她們之前在快手發視頻上直播一般都是穿淡綠色的侗傢日常便裝,這次上央視可不一樣。一人一個小箱子,平日裡視為珍寶的盛裝和銀飾都帶來瞭。為瞭穿戴上這些服裝和銀飾,錄制開始前七姐妹在演播廳外的化妝間足足忙瞭有半個小時。

  登上舞臺的七仙女,一身的侗傢節日盛裝,烏黑的發髻上飾著環簪、銀釵或戴盤龍舞鳳的銀冠,胸前佩掛銀項圈、銀片鎖或者銀鏈,全身上下銀光閃爍、環佩叮當。她們的服裝有兩個式樣。大姐張國丹和六妹吳夢霞穿的是紫黑色的侗佈矮領右衽衣,下穿相同佈料的百褶裙;其他五姐妹穿的則是對襟無領衣,上面繡著各種美麗的花紋圖案,腰間系著半腰繡花大圍裙,腿上有的套著佈套,有的則綁著彩繩。這兩種穿法都是貴州黎平一帶侗傢服裝的經典樣式。

  大姐和六妹上臺穿的衣料是用一種古老的傳統工藝制作的侗佈,是侗傢人自己先把傢織佈染成黑色,再敷上牛皮汁和蛋清晾幹制成,所以又叫蛋佈。這種佈料挺括而有鮮艷的光澤,雖然顏色較深,在演播廳的燈光下卻顯得熠熠生輝,讓主持人李曉東不顧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忍不住要上前摸一下手感。

  主持人李曉東興致勃勃地研究大姐張國丹穿的蛋佈時,張國丹卻告訴他,今天服裝最精美、最貴重的,還要屬七仙女中的三妹吳柳松。

  侗傢服飾的珍貴,在於刺繡的精美絕倫。侗族的婦女善織繡,侗錦、侗佈、挑花、刺繡等手工藝極富特色。侗傢女穿的盛裝,衣襟和袖口都鑲有精細的馬尾繡片,腰下的圍裙更是繡滿瞭各種花紋和圖案。侗族服飾在2014年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三妹吳柳松的外婆正是一位侗族刺繡的傳承人。

  在吳柳松的圍裙上,繡滿瞭龍、鳥、蟲、狗、花等各種動植物的圖案。“我們侗族以種植水稻為主,所以這些圖案都是一些與農耕文化有關的事物。我們侗族沒有文字,侗傢的生活和歷史除瞭用歌曲來傳播外,就在刺繡的圖案中反映出來。”大姐張國丹替她介紹道。

  按照侗傢的傳統,祖屋和田地是留給兒子的。女兒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則是傢裡祖傳的銀飾和女性長輩精心為她準備的嫁衣。

  “像我這一身的話,就要做十幾年。”七仙女三妹吳柳松說。

  “十幾年,隻做一件衣服嗎?”主持人王寧好奇地追問。

  “是的。”

  “誰幫你做呢?”

  “我這一身是外婆做的。”

  “為什麼她要給你做這樣一身衣服呢?”

  “每個侗族女孩,一出生她傢裡的人就會給她做。”

  “是為瞭你們出嫁的時候用嗎?”

  “對,對,對。“

  一套侗傢盛裝,從種棉花開始,到紡絲織佈,到剪裁縫制,直到繡滿瞭各種美麗的圖案花紋,才算是最終完成。這期間不知道要耗費外婆和媽媽多少的時間和心血。

image.png

(圖註:主持人李曉東現場學習紡線。)

  這種不計成本的傾心投入,自然是價值不菲。帶隊來北京的蓋寶村扶貧書記、侗傢浪漫七仙女的發掘者吳玉聖在後臺告訴記者。純手工編織的侗傢盛裝現在要幾萬塊錢才能置辦。如果是出自侗傢刺繡非遺傳人的手工,十幾萬也不一定能拿得下來。所以,這次七仙女穿來的盛裝,如果用金錢來衡量的話,比起那些明星大腕穿的大牌時裝來也毫不遜色,而在文化傳承和親情傳遞上的意義又遠勝於那些沒有溫度的大牌時裝。

  為瞭讓大傢體驗到制作的不易,七仙女還特意從貴州帶來瞭一架侗傢人紡紗的小紡車,當場演示起瞭紡紗織線。

image.png

(圖註:主持人王寧向侗傢七仙女請教紡線方法。)

  侗族大歌傳天籟

  在三妹和五妹搖起小紡車的同時,身後的大姐張國丹等五姐妹唱起瞭侗歌。

  “從四歲起,就跟著外婆學習侗歌。每次出門做客的時候,親友們就說,哎,辣妹子,你來一首。然後從那時候起,就喜歡上瞭唱歌,然後膽子也越來越大起來。”在演播廳,七仙女的六妹程繁芳說起瞭自己從小學習侗歌的經歷。

  在侗傢山寨,幾乎所有的男人女人都會從小學習唱歌。一副好歌喉可以幫他們長大成人後找到好伴侶,也可以讓他們在節日的村寨聚會中受到族人的矚目。

  和很多民族的歌曲一樣,侗傢的歌謠也起源於日常的勞動和交往,但侗傢人卻把她們的大歌唱成瞭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1956年,《侗傢大歌》首次被發現。在此以前,西方一直取笑中國沒有復調音樂。隨著《侗傢大歌》的面世,西方從此閉上瞭嘴。

  在端午特別節目的錄制現場,七姐妹演唱起瞭《侗族大歌》。歌曲的高潮處,佈谷佈谷的歌聲分成多個聲部在演播廳裡此起彼伏,讓現場的觀眾如醉如癡,仿佛聽到瞭遙遠的天籟之音。

  1986年,七仙女大姐張國丹父親的好友帶隊,把這首《侗族大歌》帶上瞭巴黎大劇院的舞臺,讓西方世界為之癡迷和瘋狂瞭一把。

  大姐張國丹的父親也是一位侗歌的傳人,為侗歌的傳承和發展操勞瞭一輩子。從小跟隨父輩學習侗歌的張國丹,大學畢業後一度留在廣東工作。正當她離侗鄉的一切漸行漸遠的時候,忽然聽到瞭父親去世的消息。

  她匆匆地趕回黎平的苗寨,從此再也沒有回去,甚至把自己的愛人和孩子都留在瞭廣東。

  父親的好友,也是她從小的老師告訴張國丹,把侗歌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更好的傳承下去,是父親留給她的遺願。她加入瞭當地的侗族文化協會,並且成為瞭協會的秘書長,熱心地承擔起瞭傳播侗族非遺文化的工作。

image.png

(圖註:侗傢七仙女現場演唱《侗族大歌》。)

  一支穿雲箭四方朋友來相見

  侗族是中華民族大傢庭中的一個古老成員,他們源自南方的百越,自稱gaeml,意思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森林遮蓋之處的人們”。因為生境閉塞,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創造瞭自身獨特的民族文化;也因為生境閉塞,他們美妙的歌舞、精致的手工藝品等民族文化遺產長期不為眾人所知。

  這些年,為瞭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國傢在侗族生活的貴州、湖南等省份的偏遠地區修建瞭高速高路,消除瞭地理上的封閉和隔閡。但對於侗族文化的傳播來說,比高速公路更快捷的,是網上的信息高速公路。

  一年前,到黎平縣蓋寶村擔任扶貧書記的八零後幹部吳玉聖,發現瞭手機上的快手社交平臺,決心用快手經濟幫助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脫貧。他組織起瞭幾個女孩,一手打造起瞭“浪漫侗傢七仙女”這個網絡品牌。通過錄制快手短視頻和網上直播,一方面傳播侗傢獨特的傳統文化,一方面幫當地的群眾推銷黃薑、有機大米等農產品,幫助當地的群眾脫離貧困。

  張國丹加入瞭“浪漫侗傢七仙女”的行列,並且成為瞭她們的大姐。從此,在浪漫侗傢七仙女的快手號上,“留下來,也是一種闖蕩”,時常成為她們短視頻作品的主題。正因為有快手這樣的互聯網短視頻社交平臺的出現,才使得她們有可能無須遠離深愛的傢鄉,就可以獲得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也因此可以把傢鄉和民族的文化遺產深耕和傳承下去。

  在端午特別節目現場的錄制中,快手直播裡的“穿雲箭”成為瞭一個熱詞。不瞭解快手直播的主持人,幾次把穿雲箭說成瞭“火箭”、“穿心箭”,引得現場觀眾爆笑不止,侗傢七仙女姐妹也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笑著糾正他。

  穿雲箭是快手直播中觀眾對主播的最高打賞,但其實它也是快手平臺把用戶向優質主播引流的一個手段。哪個直播間放出瞭穿雲箭,系統都會及時通知到所有在快手平臺上看直播的用戶,把他們吸引到內容更為優質的直播間。

  浪漫侗傢七仙女在快手上的短視頻受歡迎,她們的直播更受關註,收到穿雲箭是常有的事情。一些對侗族文化感興趣的網友甚至從很遠的地方特意跑到大山中的蓋寶村來參觀。

  “他們告訴我們外面的世界,我們告訴他們我們這邊的世界。”七仙女中的五妹吳夢霞告訴主持人。

  “你們在一起唱侗歌嗎?”主持人李曉東一直放不下美妙的侗歌。

  “唱。”

  “還有的漢族朋友對我們侗族的語言特別感興趣,我們教他們侗語。有的網友學會瞭在直播時跟我們用侗語交流。”大姐張國丹在一邊補充。

  “你覺得你們最吸引大傢的是什麼?”主持人王寧問。

  “我覺得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吧!”

  王寧禁不住連連稱贊:“為什麼她們會有這麼大的吸粉能力呢?因為她們的內容足夠硬,這才是真正的‘內容為王’啊!”

  在快手平臺上,浪漫侗傢七仙女並不是最火的網紅,她們得到的打賞也並不是特別豐厚,但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侗傢的非遺文化,讓鄉親們產在深山的農產品能夠賣出去,她們就覺得已經足夠瞭。

  在端午特別節目錄制的最後,主持人王寧和李曉東主動提出來和浪漫侗傢七仙女一起錄一段短視頻。

  在視頻中,兩位央視主持人對網友們說:請給她們點贊!請給她們放穿雲箭!

image.png

(圖註:浪漫侗傢七仙女和她們的扶貧書記吳玉聖)

image.png

(圖註:蓋寶村扶貧書記吳玉聖在龍船旗幟上的寄語)

  (文字:謝湘新 攝影攝像:張琪)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Excel学习网 [ http://www.excelxx.com/]
需要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excelxx.com/work/10189.html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Excel学习网:优秀的EXCEL在线学习和资源分享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18 www.excel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26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