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医生”每次手术都要做“两遍”
謝添主任查房
謝添主任默寫手術流程,保存下來的有一百多頁
謝添主任指導患者術後康復鍛煉
手術前先來一場“沙盤推演”,把所有細節考慮周全,實戰時便可遊刃有餘,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在手術臺上的風險,因為每次手術都要做“兩遍”,武漢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謝添,被同事們貼上瞭“推演醫生”的標簽。
手術前推演一遍
做到心中有數
“病人身高1.65米,做頸椎手術,趴在手術床上頸部能不能充分顯露?”手術前,謝添請身高差不多的學生趴上瞭手術臺,見頸部前傾不明顯,馬上給手術床換瞭一個薄墊子。
這是謝添的習慣,每次手術前都要“預演”一遍。一名骨傷科醫生,一生中將無數次站上手術臺,但對病人而言,手術隻有100和0兩種結果。細微的差錯,就有可能造成一輩子的傷害。
有時接診病人的空檔,謝添就開始閉目冥想,把接下來要做的手術在大腦中“走”一遍:術前準備哪些醫療器械,需要哪些醫護人員配合,術中可能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應如何應對,所有事項都要考慮周到。有時他一面“預演”,一面還會在紙上畫個簡單的手術流程,想到什麼關鍵點,立刻在流程圖上標註下來。
96歲老人做髖關節置換手術,風險不言而喻,更要命的是,患者同時還伴有肺大泡。這種情況下麻醉時間不能長,否則患者很容易出現循環障礙,發生心腦血管意外。謝添提前找麻醉師哈思遠商量,“病人有肺大泡,麻醉有影響嗎?”哈思遠建議找心血管專傢一起看看,謝添又直奔心血管科“搬救兵”。每一次手術,他都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想在瞭前面,並提前與麻醉師溝通細節。
“終極手術”
流程寫滿兩張A4紙
5月21日,69歲的丁平仁因腰椎間盤突出,在武漢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接受第三次“翻修”手術。此前,他已在其他醫院做過兩次手術,解剖結構發生改變,再做手術難上加難。這就好比老房子重新裝修,得先拆舊才能補新。
從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手術歷時4個小時順利完成。患者並不知道,圍繞這臺手術,主刀醫生謝添提前準備,單是手術流程就足足寫滿兩頁A4紙。
“患者2015年行脊柱內鏡和腰椎板開窗減壓髓核摘除術,當時右側癥狀緩解,現出現腰椎失穩狹窄、左側癥狀重”。謝添在筆記中提醒自己:手術原則是“先易後難,穩紮穩打”。
針對手術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重點部分被他圈瞭出來。比如針對容易做錯節段的問題,“麻醉後,在棘突上釘上定位針,並保持第4節椎體與地面垂直,以便切皮後根據定位針的位置,快速找準手術位置”。
為減少誤傷和出血,一定要“不斷地換邊,始終找最順手的角度”。腦脊液一旦漏出,會導致傷口愈合不良。由於椎間盤已行兩次手術,高度完全消失,下刀前“用探針尋找椎體與椎體之間的間隙,有落空感時切開”。
謝添坦言,正是因為術前準備做的充分,上手術臺時才能遊刃有餘。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如果第二天有手術,提前一晚就鉆進書房寫手術流程。這樣的A4紙,保存下來的有一百多頁。
“開大刀”和“小針刀”
同樣出神入化
74歲的劉榮勝老人,是謝添的鐵桿粉絲。他回憶,和謝主任初相識是2013年,當時他因髖關節問題久病臥床。謝添沒有嫌棄他身上的異味,趴在跟前為他實施小針刀。
2017年11月,老人因腰椎間盤突出又要動手術。椎間盤,就像充氣輪胎,起減震、緩沖的作用。發生病變後“車胎”癟瞭,就會擠壓到裡面的神經,產生劇烈疼痛。患者走不瞭路,嚴重時還會癱瘓。手術的目的,就是取出病變的椎間盤,換一個新的“車胎”進去。
盡管此前有過一次接觸,但小針刀畢竟屬於中醫范疇。中醫出身的謝添,能否做好“開大刀”的手術,劉榮勝內心是存疑的。更何況,他還要采取一種全新的手術方式。
劉榮勝說的新方式指OLIF手術,2012年誕生於美國。2017年5月,繼同濟醫院將之引入湖北後,市中醫醫院第二個開展此項技術。謝添介紹,傳統的腰椎手術從背後開刀,需要鋸開一截骨頭,患者出血量大,康復周期長,而OLIF手術從腹部做,不需要鋸骨頭,醫生視野也更加開闊。
“盡管手術前,謝主任就拿著人體骨骼圖,給我講解瞭新式手術的好處,但我心裡還是有點打鼓。”劉榮勝老人說,等身體恢復得好一些,他就帶著手術前後的CT片,找到一傢省部屬醫院的骨科專傢“求鑒定”。對方反復比照後感嘆,“這個手術做得不錯,這種新型手術出血少、創傷小,我們正計劃開展呢!”
堅持做“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謝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術控”,在他看來,“手術”並非西醫獨有的概念,華佗為關公刮骨療毒,就是做手術。三甲醫院講究的是中西醫並重,必須做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切切實實為患者解決問題。
骨傷科手術經常使用到固定釘,老年人普遍骨質疏松,釘子就像釘在瞭松軟的泥土裡,容易出現松動的問題。謝添創新瞭脊柱椎弓根皮質骨螺釘手術,並成為全省第二個開展此項技術的專傢。
原來,人體骨骼由堅韌的皮質骨和松軟的松質骨構成。常規固定方式,是將固定釘打在松質骨上,好處是易找角度易操作,但弊端也很明顯。2017年10月,謝添為一位重度骨質疏松患者做脊柱手術,在找準定位後進行瞭皮質骨固定,打好釘子後無需骨水泥加固,便可像“承重墻”一樣起到完美的承托作用。
59歲的袁女士患神經根型頸椎病,4月以來頭暈、手疼加重,保守治療難以奏效,找到謝添做手術。傳統的頸椎手術要在頸部橫切5—6公分切口,使用鈦板對頸椎進行固定,盡管目前手術普遍采取美容縫合,但仍會在患者頸部留下一條長線,此外鈦板體積較大,部分患者吞咽時會出現異物感。
為瞭“不露痕跡”地為對方解決問題,謝添使用比鈦板小巧很多的“零切跡融合器”,為袁女士實施頸椎固定術。術中,他在患者頸部打開2.6公分“漂移窗”,通過牽拉皮膚表面的“窗口”,完美植入融合器。
新時代的好醫生應滿足什麼樣的標準?謝添認為,要有為病人解決問題的責任心,要有為病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對病人的責任心,不配做醫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不瞭好醫生。
記者胡義華
通訊員張姝 周曌 薄雲娜 陳彥西
攝影記者金振強